哥倫比亞 | 薇拉 | 希望莊園蜜粉紅波旁

NT$350

創立於1945年,希望莊園(Cafe Granja La Esperanza)為哥倫比亞著名的咖啡聯盟:該聯盟網羅5個地區共51名咖啡莊園,限定杯測84分以上的咖啡才能以希望莊園之名出口。聯盟之中目前有生產蜜處理粉紅波旁的莊園為瑪格麗塔斯莊園(Las Margaritas)。粉紅波旁為紅波旁與黃波旁之混種。種植上較為困難,需與其他波旁種區隔,以防再混入黃或紅波旁脫離粉紅波旁。採收上也較為困難,因粉紅波旁與未成熟的紅波旁顏色接近。粉紅波旁抗病能力較強,且風味遠較其他抗病品種為佳。除了具有原本波旁的平衡風味與複雜口感外,粉紅波旁一般帶有更多花香,以及較波旁更多一些的果酸味(偏近東非咖啡),同時粉紅波旁的葡萄糖含量較高,讓口感更偏向絲綢般綿密,回甘也更為明確。

*

註記:PINK BOURBON

粉紅波旁(Pink Bourbon;Bourbon Rosado)為紅波旁與黃波旁之混種。種植上較為困難,需與其他波旁種區隔,以防再混入黃或紅波旁脫離粉紅波旁。採收上也較為困難,因粉紅波旁與未成熟的紅波旁顏色接近。粉紅波旁抗病能力較強,且風味遠較其他抗病品種為佳。除了具有原本波旁的平衡風味與複雜口感外,粉紅波旁一般帶有更多花香,以及較波旁更多一些的果酸味(偏近東非咖啡),同時粉紅波旁的葡萄糖含量較高,讓口感更偏向絲綢般綿密,回甘也更為明確。

國家:COLOMBIA

身為咖啡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哥倫比亞的咖啡起源一如衣索比亞或葉門:充斥著傳說與無法證實的臆測。據說耶穌會教士隨西班牙征服者於1499年踏上南美洲後,傳教士即試圖在全南美洲推廣咖啡種植作為經營教會的資金來源。但相較於圭亞那與委內瑞拉的成功推廣,哥倫比亞由於原先即農產較為豐饒而較不順利;哥倫比亞農夫對於要種五年以後才有收成無法接受。但傳說中,有名神父Francesco Romero以種植咖啡代替用現金繳納贖罪券的方式成功在哥倫比亞北境之Salazar de la Palmas推廣,而駐New Granada主教則將此方法推行至全總督轄區,促使哥倫比亞開始廣泛種植咖啡。大規模種植紀錄則首見於1741年傳教士José Gumilla於其遊記中所見世界第四長河Orinoco河畔種植咖啡之景象。但哥倫比亞遲至1835年才開始正式出口咖啡(至美國),但直到1863年哥倫比亞共和國成立後,咖啡才逐漸成為重要作物。根據1912年資料,當年咖啡已佔整體出口金額之5%。二十世紀起,哥倫比亞即開始著墨於咖啡出口行銷,1958年哥倫比亞全國咖啡農聯合會(Federación Nacional de Cafeteros, FNC)創造虛構人物Juan Valdez做為100%哥倫比亞咖啡豆之宣傳象徵,六十餘年下來,Juan Valdez已在美國成為品質的同義詞。雖然世界多數咖啡生產國皆有半官方之聯合組織,但哥倫比亞之FNC卻與眾不同;FNC自所有出口自哥倫比亞之咖啡豆抽取一筆費用,隨咖啡價格上漲以及出口量增,FNC累積驚人資產,逐步開始鋪設聯外道路、創建技術學校、甚至成立健康中心,但也因為FNC由超過5萬名咖啡農所組成,近幾年隨氣候變遷導致產量不穩時,FNC所研發之品種,如Castillo,著重產量多於品質。但1990年代興起的第三波咖啡引導哥倫比亞咖啡產業再次轉型並開始著重於溯源,如今咖啡產區可劃分為14個大區,590個城鎮,60%以上咖啡農為小農,而小農雖會組成合作聯盟,但溯源大多已可細至生產者。由於氣候變遷,哥倫比亞咖啡產量於2006至2010年間劇跌25%,但藉由國家咖啡研究院所研發出的陽光屋乾燥法減少水洗處理之用水量,咖啡產量於2011年至2018年間提升50%,其中主穫之外之二穫(mitaca)品質大幅提升為關鍵。由於哥倫比亞較早引入咖啡,主要品種為Typica與波旁(Bourbon),而因應病蟲害研發出Colombia、Castillo等其他風味略差之抗病品種。近年來藉由混種黃波旁與紅波旁育出粉紅波旁,成為又能抗病但風味又絕佳之新選擇。

區域:HULIA

薇拉省(Huila)為哥倫比亞咖啡產量最多之省份,位於哥倫比亞西南境,受惠於來自仍活躍的Nevado del Huila火山的土壤,再加上哥倫比亞山山脈的交會、Magdalena河的穿越,以及接近赤道之緯度,可說是備齊所有生產咖啡的條件。薇拉所產的咖啡以平衡著稱,果酸味細緻而口感富含巧克力與烤堅果,若逾中深烘則往往會帶出一股菸草味。由於氣候因素,所產豆子一般密度較高。

城鎮:ACEVEDO / PITALITO

阿瑟利多(Acevedo)與皮塔利多(Pitalito)為位於薇拉省最南方之兩個城鎮,此二城鎮之咖啡種植者幾乎全為小農(>80%),而且專攻精品咖啡豆。海拔介於1400與1900公尺間,但受惠於較為平緩的山坡,眾咖啡小農有一小片俯瞰Laboyos峽谷之高原地可種植。由於多為小農,各莊園幾乎全為家族經營,較少雇用流動生豆採收者,有效提升生豆之品質與熟度之一致性。

生產:CAFE GRANJA LA ESPERANZA

創立於1945年,希望莊園(Cafe Granja La Esperanza)為哥倫比亞著名的咖啡聯盟:該聯盟網羅5個地區共51名咖啡莊園,限定杯測84分以上的咖啡才能以希望莊園之名出口。聯盟之中目前有生產蜜處理粉紅波旁的莊園為瑪格麗塔斯莊園(Las Margaritas),種植區域約8.4公頃,位於雲霧繚繞的海拔1700公尺左右。此莊園蜜處理的特色為剝除果肉的過程無須用水,並會在特製桶內發酵35小時(利用特製桶與酵母避免發酵過程中產生醋酸,進而允許更長的發酵時間以獲得更飽滿的果香與甘味,目前一般稱之為Extended Fermentation),完成發酵後去除部分果膠,並依序在傳統的棚架與新式的筒倉(咖啡豆裝入筒倉中,然後以其熱容量的60%效能進行運轉,緩慢低溫乾燥並良好地存放咖啡,在筒倉乾燥過程中,溫度始終不會超過45度)遮陰乾燥。

額外資訊

重量 0.2 公斤